科技人才预见 助人才驱动创新
|
发布时间:2017.07.10 浏览次数: |
当今新一轮全球科技大变革即将来临,预见性能力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影响未来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应用国内外技术预见理论实践成果,开展科技人才预见研究工作,掌握开启未来科技人才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将有利于探索科技人才管理的理论方法,形成指导性的政策。
一、技术预见的探索实践
“技术预见”是从“Technology Foresight”一词翻译而来的,也有译成技术“前瞻、展望、预测”的,但中文字面上的意思实际上未能准确概况其内涵和外延。英国Sussex大学教授马丁(B. Martin)认为,“技术预见”是对未来较长时期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研究,其目标是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贡献的技术群。从这一普遍认同的概念以及各国技术预见的理论和实践看,这里的“技术”已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与科学、经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的“大科技”意义上的技术。这里的“预见”也不是单纯的预测未来,它包含了理性选择未来、主动塑造未来的意思。实际上它是一个“长期预测科技趋势,综合选择重点方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社会系统工程,更加强调对未来科技发展各种可能性的“优选”。
技术预见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技术预测向技术预见的历史转变,其实质是更加追求发展上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突破性,更加注重行动上的统筹性、长期性和科学性,更加强调投入产出效率等。目前开展大规模技术预见活动的国家,不仅有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有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随着科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技术预见活动的国际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国际组织也重视和开展技术预见活动。技术预见在国内的实践也已形成大趋势。最有代表性的有,国家科技部开展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技术预测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及其实现时间研究等;中国科学院启动的《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在地方,上海技术预见连续10多年的深入推进,以综合判断和把握上海科技的“能力推动”“需求拉动”“技术机遇”,国际“压力和动力”以及综合“竞争优势”,以选择和编制战略产业或战略产品的技术路线图等。
技术预见的推进发展,将能够强化科技开创未来的战略意识,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观念;聚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抢占先机,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科技与社会相互作用方式从“自然发生”到“自觉选择”,从局部、短期考虑到整体、长期谋划,从“事后评价”到“事先预防”;成为一种决策模式,提高科技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引导科研选题,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强调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推动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进程。技术预见揭示了现在→未来→现在的科技与社会发展图景,也是一个创新文化的塑造过程。
二、人才预见的思路建议
随着中国科技创新从世界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跨越发展,科技人才将面临日益迫切的问责、问效、问路的发展课题。人才驱动创新下的科技人才发展过程,将是发展规律性与人才普遍性以及科技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技术预见的成功实践,为思考和回答科技人才的发展问题,提出并提供了开展人才预见的可行性方案选择。当前,科技人才预见相关研究,有关于未来30年人才战略的,也有关于“高精尖缺”人才选择的,还有基于大数据开展的全球科研精英评价及诺贝尔奖获得者预测的,以及基于互联网+开展的人才前瞻研究的。上海科技政策研究所也曾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所联合召开“大数据与科技人才预见”专题研讨会,我们认为,人才预见能够成为政府人才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新的重要工具。但在未来10-15年技术预见中系统嵌入人才预见,在人才发展体系中植入预见理念方法等,还有待引起重视和深入探索。
前瞻布局,编好科技人才成才路线图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时”与“势”的前瞻判断,历来是影响胜败的关键。建议面向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财富链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聚焦科技人才重点群体,集成战略规划、公共政策、技术预见等研究成果,激发创造力,增强胜任力,开展重点学科领域 “高精尖缺”人才预见专题研究,分门别类开发编制宏观战略、产业领域、院所企业等科技人才发展坐标系及成才路线图,让科技人才明发展目标,知所处位置,懂路径选择,有稳定预期。
科学评价,建好用人单位用才导航器
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在用好人才上下功夫,是人才改革发展工作的“牛鼻子”,也是人才预见中关于人才体制及政策创新等前瞻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聚焦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建设发展,同时,重视新兴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及科技人才专业化服务机构建设,借鉴情景分析,科学计量学、创新地图等技术预见方法,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等科技手段,科学识别与评价,努力打造用人单位“订制式”选才育才用才的智能导航平台,切实推进人才工作重心的系统重构和范式转换。
精准服务,搭好政府机构为才服务网
政府人才管理服务工作,近几年得到显著发展,但一些“错位、越位、缺位”问题还比较突出,因制度障碍让科技人才“所苦、所累、所难”之事也时有发生,怎样搭建助才利才为才服务网,提高针对性、实效性、满意度等,仍是未竟任务。建议坚持人才管理科学化,人才队伍高端化,人才发展国际化,人才配置市场化,人才服务精准化发展方向,借鉴技术预见关于政府作用的研究成果,开展人才预见框架及学术平台建设,推进与国际知识产权与科技大数据机构交流合作,挖掘全球“科研精英”数据信息,跟踪评价重点人才创新绩效及全球影响力,综合应用公共政策、绩效评价、负面清单、诚信管理、平衡计分卡等理论方法,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精心管理,精细施策,精准服务,适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推进科技人才开放共享信息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真正建立“发展所需-计划所指-项目所立-经费所投-人才所用-社会所望-政府所为”的良性机制,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作者为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