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拓展就业新形态
|
发布时间:2018.03.27 浏览次数: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互联网+”拓展就业新形态。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乘数效应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再次成为职能部门和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为抢抓这一契机,我省人社部门着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广“互联网+就业服务”工程,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并在试点基础上,推动社会保障卡和就业创业证“证卡合一”,提高办事效率和精准、精细服务能力。
目前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包括以大数据信息采集为基础的“互联网+就业指导管理”“互联网+求职招聘”“互联网+就业评价”等就业服务体系,是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的。据了解,隰县人社局今年已通过“隰县公共就业”微信平台和“劳动力转移”微信群等,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招聘信息、各类技能培训信息80余条,并积极与各劳务派遣公司及北京、上海、青岛、深圳等地的用工单位对接,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精准分类,提高劳动者就业。县里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也一改最初的观望心态,积极参与,从县人设局筛选审核的企业岗位中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职位。
“如今,网络招聘日渐成为就业市场不可或缺的招聘手段。从我们人才市场来说,‘互联网+就业服务’就是为劳动者和用工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精准对接的就业信息。目前人社部推动的‘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平台’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方面。平台的双重审核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就业的整体质量,也代表了就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省人才市场信息部工作人员表示。
“互联网+就业服务”工程是我省在就业创业领域的尝试,它会对企业资质核实、扶持资金使用、劳动者技能认定等方面进行精准识别,助力劳动者从“找到工作”到“找好工作”转变。
但“‘互联网+就业服务’工程应该和‘互联网+政务’改革相衔接,通过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创新服务载体,打通创业就业服务数据屏障、推进数据共享,为劳动者创业就业、获取政策信息提供‘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王云珠提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