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但这并不影响贵州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的村民们建设食用菌大棚的热情。“赶在春节前把大棚建好,让村民过年都有盼头。”村支书邓迎香虽忙得焦头烂额,依然抽空查看大棚建设进度。
邓迎香是党的十九大代表、麻怀村党支部书记,用青春和汗水带领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一步步向着小康之路迈进。
再困难,认准了的事都要坚持干下去
在麻怀村村口,有一条216米长的出山隧道,不算宽,但却是邓迎香和当地村民花了13年时间,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过去,麻怀村被群山阻隔,果子熟了只能烂在岩缝里,建房的物资全靠肩挑背驮。
1993年的一个深夜,邓迎香和丈夫打着手电筒把发着高烧的孩子送往村外的医院,可还没翻过山,孩子就断气了。“忘不了那种揪心的痛,做梦都想有条出山的路。”这也是每个麻怀人的心声。
1999年初,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电线杆子运不进来,村里开会决定顺着村南面的溶洞凿一条出山隧道。到2001年底,全长216米的隧道基本打通。此后,麻怀村民又多次拓宽隧道,到2004年初,隧道已能勉强容纳摩托车和马车通过。
2010年,当时已经是村干部的邓迎香组织村民开会商量继续拓宽隧道,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吵了半天,找各种理由推托。眼见无人支持,邓迎香决心自己先带头,她独自一人抡开了铁锤,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终于,她的行动感动了村民,大家纷纷加入。
2011年夏天,麻怀隧道拓建工程完工。2300多支蜡烛、100多公斤煤油,打了2000多个炮眼……这是隧道动工以来村民们的统计数字。
“再困难,她认准了的事都要坚持干下去。”丈夫李德龙说。
要用心用情谋划,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回到村里,邓迎香积极向村民们宣讲十九大精神,也在心里勾勒着麻怀村未来的发展蓝图——借助紧邻中国“天眼”景区的便利优势,联合周边村寨抱团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殖以及特色手工刺绣品。
沫阳镇副镇长王凌去年到麻怀村任“第一书记”。到村的第一天,邓迎香就和王凌说了掏心窝子的话:麻怀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我们要用心用情谋划,不能辜负村民的信任。国家政策好,没理由不过好。”
眼下,麻怀村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思路,成立了由村集体出资的贵州迎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形成集种养殖、餐饮服务、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等为一体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
一批事关麻怀长远发展的项目陆续上马——30万羽鹌鹑圈舍已经建好,鹌鹑苗即将上架,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利润8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分红20万元;100头肉牛的养殖场圈舍已经建成,明年开春进牛,预计每年村集体增收7.7万元、每户分红2000元……
累得脚不沾地、嗓子冒烟也值得
60余天近70场宣讲,行程上万公里听众万余人……近几个月,宣讲十九大精神成了邓迎香最主要的工作。
“邓支书给我们讲乡村振兴,也带着我们脚踏实地干。”麻怀村村民彭永芬说。
“累得脚不沾地、嗓子冒烟,但很值得。”邓迎香告诉记者,凤冈县的一个村支书听了宣讲后,把原先写好的辞职信撕了个粉碎,“你一个女同志在山窝窝里都能干得下来,我们也不能撂挑子,要向你看齐。”这位村支书激动地说。
“之前周边5个村想跟着我们村一起干,当时我没敢答应,担心做不好。”十九大闭幕回来后,邓迎香一口答应了,“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些政策让我坚定了发展的信心,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这就是我要带着大家2020年实现的目标。”邓迎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