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官方网站!
  • 证书查询
  • 中心简介
  • 资讯中心
  • 服务平台
  • 项目认证
  • 考试研究
  • 组织机构
  • 文件下载
  • 新闻资讯   ||  首页 - 服务平台 - 学者观点
    国内学者纵论体育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13    浏览次数: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体育人口和消费人群逐年增加,在国家政策驱动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1.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沿革。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体育经营开发活动日渐活跃。进入新世纪,以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和体育设施建设、开发为代表的一些细分产业持续发力。特别是北京成功申办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我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一系列配套措施相继出台,国内许多龙头企业开始进军体育产业,使体育产业市场持续升温。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列为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在健康中国大战略的新形势下,体育产业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勃勃生机。
      2.现阶段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现阶段中国体育产业尚处于发展初级阶,产业整体规模不大,但产业增长速度较快。产业结构水平不高,但优化升级速度较快。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蓬勃发展。从地域性结构特征来看,一方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明显呈现出差序格局,东部、中部和西部阶梯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和欠发达城乡之间差距明显。体育产业具备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不仅有助于改善宏观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还可以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尽管现阶段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二是市场机制未有效形成。三是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足。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在体育产业领域,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同时,体育产业发展转型期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面对和解决。诸多存量利益需要去消化。
      3.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今后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带动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俱乐部等行业的发展。二是健身休闲业的发展,带动体育服装、体育器械、大众健身等领域的发展。这将是体育产业扩大规模,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随着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不断放手,由市场决定的产业才能真正形成,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体育产业所经历的共同道路。4.广泛开展体育经济国际合作,加快体育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作为体育产业后发国家,需要广泛开展国际体育经济合作与交流,充分吸收不同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和智慧,并深度融入体育产业国际化的大合作、大循环。国际体育经济合作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性、国际性和强烈的产业发展动力。基于中国未来一段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国际体育经济合作交流应重点把握以下战略选向:一是以举办国际知名体育赛事活动构建国际体育经济合作交流的平台。二是以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和体育地标打造国际体育经济合作交流的名片。三是以培育世界一流体育企业和一流体育品牌引领国际体育经济合作交流的潮流。四是以打造世界知名体育院校和智库支撑国际体育经济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策略:第一,加快体育企业顺势而为、走向全球的步伐。第二,坚持体育产业资源的双向流动、推动融合发展。第三,积极搭建对话交流平台,促进区域体育经济协同创新。第四,发挥高等体育院校的优势,拓展体育经济国际合作空间。
      沈际洪(四川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罗彬(四川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互联网+足球小镇的认知突围与宏观构建
      当今世界的人们都实实在在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地享受着人类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仍然停留在工业时代乃至农耕时代……此时此刻,人们紧跟打造“健康中国”、“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发展战略而奋起創新、创造、创业仍然是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固守自己熟习的领域碎片式思考、规划、发展……以足球产业集群协同推进、拓展为以人的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示范基地的实例展示,为志同道合者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认知、构想和示例。
      程林林:“天府奥体城”体育产业发展
      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近年来,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被中国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同,也成为各级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重点考虑的政策选项和手段之一。通过回顾和梳理发现,四川省和成都市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体育产业基地”、“体育特色小镇”和“体育城市综合体”三个阶段,“天府奥体城”则是成都市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新尝试。研究表明:
      1)打造“天府奥体城”具有政策层面的支持,符合当前及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迎着体育产业集群演化趋势与体育城市综合体的风口;
      2)打造“天府奥体城”能够将成都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体育城市,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添新的动力,是成都市未来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3)依托“天府奥体城”内的奥体公园绿心、体育赛事场馆、体育训练场馆、体育教育资源、户外运动资源、运动医疗及康复资源,发展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创意等体育服务,建设一个集训练、观赛、健身、康复于一体的复合型国际体育产业名城;
      4)将体育产业、教育产业、运动康复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天府奥体城”产业体系的核心产业;
      5)“天府奥体城”的核心产业项目包括“体育赛事体系”、“运动医疗康复体系”、“体育文化传播体系”、“特色体育用品销售体系”、“特色体育服务体系”共5大类。
      王峰: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国汽车运动产业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与产业博士、铭泰(北京)赛车运动有限公司总经理
      汽车运动产业集聚是指从事汽车运动的企业及相关组织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而形成的网络,其通过分工协作,以更低的成本向社会公众等提供更优质的汽车运动物质或者服务性产品。
      我国汽车运动产业集聚发展受到资源禀赋、人力资本、交易成本、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和政府规划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组织、政府机构、中介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发挥了重要功能。
      英国牛津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汽车运动产业集聚发展受到如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地理位置、知识外溢和历史偶然等因素的影响,但二者也有差异。两个地区汽车运动产业集聚都围绕其核心赛事平台,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强调技术先导,而NASCAR系列赛则强调娱乐元素。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汽车运动产业资源,如固定赛道、数量众多的汽车运动俱乐部以及其他从业组织,举办了大量的国际和国内比赛。良好的经济地理区位、市场需求、政府规划、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了两个区域汽车运动产业的集聚发展。两个区域也存在一些差异,长三角突出竞赛表演,而粤港澳大湾区更强调普通民众参与。
      中国房车锦标赛对汽车运动产业价值链进行了整合,为汽车运动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参赛的各汽车运动俱乐部通过竞争形成知识外溢,提高了俱乐部车辆改装水平,并与汽车工业相互影响。锦标赛目前参赛车辆数量少、组别设置不明确、未形成鲜明特征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集聚作用。
      中国汽车运动产业集聚发展还需要通过加强汽车运动行业管理,建立各项标准等配套支持,加强政府规划和引导,做大做强锦标赛,大力发展各类汽车汽车运动从业企业,壮大整体产业集聚规模,加强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培育汽车文化,吸引和鼓励本土自主汽车品牌参与等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韩海军:体重管理及其相关产业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公众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秘书长、教授
      体重管理通常是指专业人士根据客户的健康体重相关指标和特征,给出以营养、运动、压力管理等非药物干预和/或药物、手术、仪器等医学干预手段,进而形成个性化指导方案,并进行实时监测不断优化方案,以达到帮助客户获得并保持理想体重,进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专业服务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全民健康和实现健康中国的既定目标。体重管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内容至少包括减肥塑形,保持健康体重以及增加体重(尤其是增加肌肉)三种类型。其中,减少体重又包括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单纯的降低体重,通常通过脱水利尿、节食运动或仪器设备甚至中西医手术等手段实现,以体重的下降和减少为目标;第二重境界是减肥增肌,通常要求不但要减少体脂肪,而且要增加瘦体重(主要是肌肉和骨骼等);第三重境界是健康形体管理,对健康与美丽两方面都有要求,即不但要实现健康减肥,减脂肪增肌肉,而且要形体美。具体的就是要求在体格、体型、体态及身体成分等方面都要不但达到医学方面的正常和健康值,而且符合主流的审美标准。
      体育运动与健康产业有三大交集,其一是与预防医学“治未病”交叉形成的运动健身产业,其二是与亚临床、亚健康交叉形成的运动健康管理与服务产业,其三是与疾病治疗较差形成的运动医学产业。当前运动健身产业和运动医学产业都有了较好的发展,运动健康管理与服务才刚刚兴起。体重管理的相关产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减肥及体重管理用品,主要包括瘦身膳食替代品、减重补充剂、非处方减肥品、瘦身茶及其他瘦身产品;另一类是体重管理服务产品,包括以胃减容手术、抽脂手术、减肥训练营、减肥咨询指导等服务为主的产品。《中国减肥和体重管理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报告(2018版)》指出我国减肥及体重管理产品近五年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而体重管理服务也正在迅速发展,市场前景良好,产业规模正在逐步壮大。
      王学实:我国体育消费升级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
      武汉体育学院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教授
      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链的终端环节、体育产业市场长期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对促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扩大体育消费借势上升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抓住体育消费升级这一关键点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体系和体育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助力实现体育强国梦,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特色明显:一是体育消费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二是中西部区域和青少年人群体育消费表现突出。三是体育消费模式和动机发生重大改变。我国体育消费升级面临的挑战:体育消费升级的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升级的需求能力有待增强,我国体育消费升级的路径选择:提高体育产品有效供给质量,提升体育消费需求能力。
      刘天宇:“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传播策略
      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一带一路”是一项贯穿亚欧非大陆、涉及多个经济圈、惠及几十亿人口的战略,民心相通需要跨越不同的体制、宗教和文化,所以民心相通的最终落脚点是文化认同。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富集,在世界范围内认知度较高,是中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中最具中国特色的部分。以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作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突破口,可最大限度减少文化冲突,亦可为中国体育形象在国际范围内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传播失序与文化认同错位问题是困扰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的主要症结,其中,传播失序主要体现在跨区域传播不顺畅,跨文化传播有隔阂,跨种族传播排斥、跨场域(主要指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传播分离等方面;文化认同错位主要体现在公众认知与主流宣传不一致、文化产品与受众需求不对位、表达方式与受众习惯不吻合等。鉴于此,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一带一路传播策略可考虑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第一,用世界语言讲述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在遴选简单易学、安全性好、功效显著、普及性高且易于推广的传播内容的基础上,在兼顾异文化消费特点的同时,以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共通的方式讲述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第二,以平等、互利的态度展开传播。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以“双向车道”的方式展开柔性传播,在不同文化各美其美,共生共荣的过程中让异域受众逐渐了解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第三,政府主导与媒介推动相结合。针对“强国家—弱社会”类型国家,宜加强与政府合作,借助当地政府的传播力量;针对“弱国家—强社会”类型国家,可着重与媒介机构、媒介组织展开合作;针对“强国家-强社会”类型国家,宜同时借助政府和媒介力量推动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传播。第四,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也应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探索更加有效的对外传播新方式。
      王丽娜:复旦大学关于“乒协主导型”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
      开展群众性乒乓球活动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性管理模式,并由特定的团体进行领导或操持,以使现有的和潜在的人力、经费、物质、信息和外联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在具体的管理上,则需要着重关注两点:其一,调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爱好者的积极性,人员安排不能固化;赛事多样灵活。其二,努力激发不同组织间的互动,以产生1加1大于2的活力。从现存的问题来看,高校群众乒乓球运动容易忽视的方面主要有二:乒乓球文化的普及与分校区乒乓球活动的管理。此二者如果不能解决,将会限制乒乓球群众基础的扩大、深化,反之则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复旦大学着重突出如何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不同的具有异质性的单位、组织、机构相互交融、联动,加强、推进群众性乒乓球运动的建设,总结已有管理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特定的环境中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乒乓球活动氛围。
      彭翔(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付燕(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周妙蓉(西南民族大学讲师):体育产业与城市休闲功能协调发展对市民健康的促进——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
      休闲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提供休闲服务是城市功能之一。不同的休闲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用不同,以健康运动为特征的体育休闲,在愉悦人们身心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身体健康质量。强化体育在城市休闲中的功用,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体医融合”、“非医疗干预促进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城市体育休闲依赖体育产业供给体育休闲产品,体育产业与城市休闲功能如何协调发展才能对市民健康产生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成都市结合城市休闲特征发展体育产业获得了一定成功。
      一是结合体育产业的城市休闲功能定位引领市民运动消费。成都在国内休闲城市排名中一直位列前十,政府也把突出休闲特征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作为城市宣传词。成都市政府提出打造“国际化体育产业中心区域城市”,作出“运动成都”的城市定位,自2011年起,体育产业正式列入成都市市各区(市)县新兴产业工作目标考核内容,2014年成都体育产业收入204.58亿元,占地区GDP比重达到0.72%,超过0.7%的国内平均值。“运动成都”与“休闲之都”碰撞的结果是,花钱买健康成为共识,选择体育休闲的人数增加,市民在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中拉动其它第三产业消费94.73亿元。二是竞赛表演业作为观赏型体育休闲活动催化市民运动热情。2016年成都举办了15项国际大赛,是国内第四个拥有ATP巡回赛的中国城市,成都还被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授予“世界体育舞蹈名城”荣誉称号。2017年举办了成都·迪拜国际杯赛马经典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等17项国际赛事。高水平的赛事不仅带给成都知名度,促进了体育设施建设,活跃了成都的竞赛表演市场,也引领了市民的运动参与热情。成都双遗马拉松参赛人数超过3万,观众突破10万人,成为年度城市事件,自行车车迷节参赛人口超过5万。互联网+的“运动成都·定制赛事”为城市社区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影响人数达到50多万。三是运动健身娱乐业整体布局搭建城市体育休闲的框架。成都市提速市体育中心改造以及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国际足球中心等现代化体育场馆群的建设,2017年新建公益性足球场100块满足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沿国道318(317),龙门山、龙泉山、西岭雪山、蒲江大溪谷、新津宝墩、邛崃南宝山建立多个体育休闲运动及旅游区。从建设规划看,市民可在市区一小时运动健身休闲圈健身,又能在天府新区国际竞赛表演旅游区观看比赛,走出市区还能进行亲近自然的体育休闲活动,已经初显体育休闲城市的立体架构。
      竞赛表演业和运动健身娱乐业既是体育产业的主体,也是城市体育休闲功能实现的保障,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体育生活。城市休闲功能的体育定位,促使城市土地等生产资料向体育产业聚集。结合城市居民休闲需要和城市特征发展体育产业,能促进城市体育人口增加,提升市民体质健康水平。成都结合“休闲之都”特征发展体育产业,强化城市体育休闲功能打造“运动成都”初现效果,目前体育人口达到45%,市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自2015年来连年上升,2017年达到90.3%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李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随着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与公众对体育旅游消费需求日增,我国体育旅游走上发展快车道,多样化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体育旅游消费已成社会热点。然而,有效供给不足、需求引导缺位、业态亟需优化等诸多现实问题对体育旅游发展形成多重束缚。从供给端着手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形成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有助于应对新常态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促进体育旅游产业长期均衡发展。
      谢芬:“一带一路”视阈下成都体育经济发展的机遇与作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新方略,地处西部的成都,籍由这一重塑经济地理和开放版图的新方略获得了难得的对外开放合作良机。体育是开启区域合作尤其是跨国合作的重要方式,体育产业是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是一座以消费驱动为主的城市,休闲、时尚、体育、娱乐等服务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成都正积极发挥地理优势,抓紧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重塑,在城市扩张中兴建了大批大型体育竞赛设施,在城市中心城区大力配套体育公共设施场馆,并积极承办各类大型赛事活动,努力打造赛事之都、运动之都、时尚之都的城市名片,这些措施既为城市的发展增加了活力、张力和动力,又促进了当地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性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种发展理念与发展思路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徐杰:“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中国体育形象的实证分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两千年前古丝绸之路开启了欧亚大陆贸易与文化的交流大门,两千年后,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追随历史的遗迹,秉承友好互通的使命,中国倡议实施“一带一路”跨区域合作战略,增强沿线各国人民福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促进沿线各国或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体育作为普遍性的交流平台,在各国历史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强国既是一种事业目标,也是人们对体育事业的一种形象认识,为了准确把握人们对体育形象的认识,研究将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厘清中国体育形象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复杂多维的系统,它包括了体育环境形象、体育赛事形象、体育组织形象、体育人员形象、体育公关宣传形象五个部分。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只有环境、赛事、体育组织、体育公关宣传对构建中国体育形象具有显著影响。
      费俊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
      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地成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新兴的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同时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欢迎,因为体育产发展具有融合性、社会性、绿色性、可持续性。以体育产业为视角,研究了体育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总体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发展取得重要的成果,例如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越来越丰富,体育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体育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优化升级,以及与互联网融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体育产业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即体育服务业所占比重过低,出现了体育产品与服务的供需缺位现象,再者就是创新动力没有充分地挖掘出来,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根据体育产业的发展所遇到的瓶颈,所进行的路径选择,主要从体育产业的体制机制、体育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布局、增强产品质量的供给人才创新等给予说明。因此,发展体育产业,对提升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体现。
      林开强:西南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文化特质及构建现代多元文化的意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西南三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各少数民族从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至今散发着人文魅力。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宝库中,体育竞技活动既具有浓厚的文化意涵,又具有体育强身健体的本质意义。因此,西南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活动融民族文化观赏性和参与性为一体,值得推动并引入现代体育赛事的部分环节之中。推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活动的现代发展,有利于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增进各民族间彼此欣赏和理解,对建构我国多民族国家融洽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多元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模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体育产业大有可为。但体育产业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在促进体育发展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文章指出了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提点出体育投资基金的三种模式和国内案例做法,及发展体育产业基金必须注重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王雪莹:“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健康产业的PEST分析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及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对大健康产业概念进行总结界定,同时进行PEST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状况、大健康产业的产业环境及产业发展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同时从产业结构、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等方面给出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助力大健康产业持续发展并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全国新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测评中心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