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对于职责范围外的事情,你会如何对待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往会是人们“理性”的选择。然而,理性的选择是否会带来“最大”的回报呢?天津大学潘静洲及其团队近期就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今天,“学者观点”栏目邀请了潘静洲老师,希望潘老师的研究或许能为你带来一些启发。
主动还是逃避?
当今时代,企业间、人才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都在为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奋斗。然而,在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按常规的轨道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不愿意(甚至拒绝或逃避)承担额外的任务。尽管主动性(Proactivity)是社会和各企业所大力倡导的,但是人们往往缺乏表现主动行为的意愿与动力。一个潜在原因是主动性地承担工作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但是得不到经济报酬。因此,人们往往怀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从而引发了组织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团队间缺乏协作)。相反,具有主动性的人(proactive individual)往往不受环境的约束,能够主动地改变现状,积极地承担一些职位要求外的工作。潘静洲老师及其研究团队认为:主动性行为看起来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近期得不到回报,但是从长远看,它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更多潜在的机会。他们的实证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主动性人格与非正式领导
近期,潘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对来自北京10个高科技公司的工作团队进行调研,发现“主动性”确实能够给员工带来诸多潜在的益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主动性人格的员工更容易涌现成为团队中的非正式领导,进而在工作中能表现出更强的创造力。这是因为主动性的员工承担了工作要求外更多的工作,从而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其他同事,也更容易得到大家认可和支持。而非正式领导在企业或团队中往往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和信息资源,进而可以促进其工作绩效,特别是创新绩效的提升。当然,这样的积极效应也受到团队正式领导者行为的影响。当团队正式领导者表现出适当的引导行为时,非正式领导效应会更多地转化成企业所期待的创新绩效。
这一研究第一次从社会资源角度探索了主动性人格转化为个体创造力的积极效应,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更重要的是,本研究通过科学的调研揭示了为人们所忽略的主动性的潜在价值:主动性能够帮你赢得同事们的“芳心”,获得多种资源,进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 ◆◆
该研究成果目前发表在《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ABS 4)期刊上。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中除了几位老师外,还有天津大学工商管理系的一名本科生——曲智尧。她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在本科阶段就能在管理学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的学生。曲智尧同学目前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免试录取。她的本科毕业论文讨论了在团队互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帮助行为与情感支持行为对于领导者涌现的影响,进一步推进了这项研究。
助人者,人恒助之
拿破仑曾说过:“自觉自愿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本研究恰恰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拿破仑的想法。主动性行为看起来“浪费时间”,消耗个人资源和精力,其实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长期来看,它甚至会有益于个人绩效水平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要吝啬于自己的“主动性”,尽情地帮助别人吧!
潘静洲个人简介
潘静洲,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团队互动与领导力、企业家精神、人才发展与组织管理、创新与创造力。近年来,在《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管理学著作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天津市人才工作重点课题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